“这里的盆景真别致。”夜幕降临,南京各处的市集开张了,在南艺后街和鼓楼金银街,分别有个24小时摊位,无人售货,主要售卖各种品类的盆景。摊主都是贺国庆,他痴迷盆景艺术三十多年,去年开始摆摊售卖自己的盆景作品。虽然是无人售货,但一年以来,没有出现任何丢失,成交额一笔不少。

△贺国庆和他的盆景作品

无人售货的小摊24小时不打烊,成交额一笔不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这是无人售货,卖的盆景都好精致。”在南京南艺后街的文创市集,三张桌子组成的摊位,摆满了姿态各异,充满趣味的小盆景,每一个上面都有明码标价。

摊位上挂了个牌子,写着“无人售货,惠顾按价付款”,还留下了联系方式。不时有路过的市民,会被无人售货的摊位吸引,停下来挑挑选选。

细心的顾客抬头就会发现,摊位上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,对着摄像头说话,可以“召唤”出隐藏在背后的摊主贺国庆。

贺国庆,一手盘着串珠,一手端着茶杯,一副悠然姿态,这是记者见到他的第一印象。这天“隐身”的他正好出现在摊位,原来是来给他心爱的盆景浇水。天逐渐热了起来,盆景需要每天浇一次水,所以他这段时间都会不定时过来。

△南艺后街无人售货盆景摊的盆景

为何想起来做无人售货的盆景摊位?他娓娓道来,原来,南艺后街的摊位就快满一年了,当时刚开店时正处在疫情中,考虑到健康安全,希望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,就想到了无人售货,24小时营业,后来就一直坚持到今天。

今年3月,贺国庆还在鼓楼区金银街开了无人售货的摊位,现在两个铺面营业额每天能达到2000元。

无人售货,付钱全靠消费者自觉。做出这一大胆“试验”,贺国庆说,这一年来没有一笔消费是没有支付的,这让他很欣喜,有人付错钱,第二天还专门过来补。

在尝试之初,他有过亏本的担心,一开始牌子上写的是:无人售货,囊中羞涩可以拿回去好好关爱。“喜欢我盆景的人,应该都是和我一样真的爱盆景,如果实在没有钱,可以带一盆回去,但是要好好爱护。”虽然没有出现不支付的情况,但是偶尔客流多的时候,也会有小朋友不小心碰倒盆景。

贺国庆告诉记者,他透过摄像头就能和顾客交流,告诉顾客如何养护。还有不少顾客加了他微信,为此,他专门建起了群,目前已有100多人,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在群里交流。

△鼓楼金银街无人售货盆景摊的盆景

坚持超三十年,用双手打造方寸间的生态

贺国庆今年56岁,盆景已经陪了他不少年了。采访时,他一直跟记者说,退休了就想好好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。退休前,他在南京做建材生意,现在门店交给家人打理了。

他是安徽滁州人,22岁时跟着老家一位玩盆景的老师学习,一口气把他家和盆景相关的书籍、杂志都看完了。之后,他开始自己琢磨。“那时候我经常去山上找一些松枝做盆景,现在还有一个松树盆景,跟了我三十多年,这是第一批盆景唯一的‘幸存者’,我一直带在身边。”

1996年,贺国庆来南京打拼,做起了生意,闲暇时候他就会玩盆景。后来越来越忙,没有时间照看,一些盆景渐渐死去。“盆景是活的艺术,一年四季都会有变化。”看着盆景由生到死,他心中有不舍,无奈把对盆景的爱转移到石头上。因为收藏各种各样的石头,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,他每到不同的地方就会打听当地的好石头。收藏的石头,他也会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,很多石头经过打磨,被做成了花瓶、花盆、茶台、鱼缸,再做成小小的景观。

退休后,他又重拾对盆景的热情。2007年,他在南京谷里租下个种植基地,整整一亩地用来培育盆景。最让他得意的是,收藏的石头可以运用到盆景培育中,或做花盆,或做成抱石盆景。“抱石盆景韵味独特,看上去这棵火棘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,已经长了五六年,但要在幼苗时,就用金属丝等攀扎材料把它和石头缠绕在一起。”

结识志趣相同的朋友,打算再开10个无人售货摊位

石榴、榆树、马尾松、火棘、三角梅……有的呈悬崖状,有的是临水式,还有的枝干都偏向一侧,像是植物在风中的状态。

贺国庆觉得自己卖盆景的优势,一是造型独特,有个人的审美;二是容易成活,顾客买回去养会很有成就感。“我承诺包活,免费教养护知识,如果不是干死的,还可以免费退换。”

那一个个造型各异、盘根错节的盆景是如何培育出来的?据贺国庆介绍,可以采用播种、扦插、压条、嫁接等繁殖方法获得树苗,小树苗时期就可以通过金属丝等攀扎材料,将树木枝干弯曲成各种形状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修剪枝干,打造出姿态各异的盆景造型。

因为售卖盆景,他结识了有相同志趣的人,在他看来,自己的审美被认可是一件很开心的事。“有个教授看中我对盆景的审美,邀请我去他家设计盆景摆设。这是第一次一个陌生人邀请我去他家,我带了十几盆盆景去,给他设计怎么摆放,后来我们成了好兄弟。”贺国庆说。

南艺后街的一些景观也是由贺国庆设计的,他无人售货摊子对面是家日式料理店,于是他挑选了樱花、兰天竹等品类,设计成日式景观。

△荔枝树树根打磨的茶台

此外,他看到有潜力的“盆景”材料,也会收入囊中。他回忆,有一次去广东,看到了一个上好的荔枝树树根,于是便花费上千元从当地空运到南京。运回来之后,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打磨成茶台。现在这个茶台就放在南艺后街无人售货摊的不远处,远远看着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市民可以在此喝茶休憩。这茶台也被贺国庆标上了价格,如果有人看中了,就会卖给有缘人。

他还有个小目标,再开10个无人售货盆景摊位,让盆景艺术走进日常生活。

现代快报+记者徐梦云王新月文/摄

上一篇:【防灾减灾】宾川葡萄抗旱有妙招-动态焦点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